分页: 1 / 1

<转>中美决战正式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关税战形式拉开帷幕?

发表于 : 周四 4月 10, 2025 3:14 pm
Brownie
美国于4月5日发起关税大战之后,全世界都被搅得天翻地覆。 全球的制造业忧心如焚,金融市场更是一日三经。

就在美国时间4月9日,川普正式宣布,对中国加征125%的关税并立即实施,并且考虑到超过75个国家已经主动联络美国,愿意就关税、贸易壁垒、 汇率操纵和非货币壁垒等议题进行谈判。 考虑到这些国家没有以任何方式对美国进行报复,因此同意延迟对这些国家加征关税90天的时间。 在此期间,对这些国家适用10%的基础关税。 事实上,川普这样的表态也就意味着一件事。 这场所谓的关税大战,最终就是一个目的,对付中国。 中美两国,自美国时间4月9日开始,就正式站上了决战的舞台。

各位,我提醒你们记住这一天。 很多年之后,历史也会记住这一天。 这就是中美启动决战的日子。 如果说得更直白一点,那么可以用这样的句式。 第三次世界大战,以中美之间关税战的形式展开了。

在这里必须说明两件事。

第一,在4月5日发起关税战之前,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为5.6%。 4月5日,美国宣布展开关税战的时候,将基础关税提升至10%, 接近翻了一倍,并同时对接近90个国家和地区加征税率不同的关税。 到现在,川普宣布对除了中国之外的国家加征的关税延迟90天,但是10%的基础关税依然保持不变。 这就意味着,美国从此之后将会长期保持10%的基础关税水平。 美国的年度关税收入水平约800亿美元。 这笔收入不算很多,占联邦财政总收入的比值长期低于2%, 从来都不是美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现在美国政府大幅提高了基础关税水平,但同时与中国之间展开惨烈的贸易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一定会大幅下降,两个因素相互抵消,所以美国的年度关税收入水平也不会有什么增长,大概率还会有小幅下降。

第二,事实上,除了中国以外,确实也没有其他国家反制美国。 欧洲议会昨天投票通过了针对210亿美元的商品 进行关税反制的议案。 不过必须明确的是,这个反制议案针对的并不是4月5日的关税大战。 而是针对3月12日,美国对欧洲的钢铁产业进行的关税制裁。 也就是说,在整整一个月之后,鸡贼的欧洲才对美国3月份的关税制裁提出了反制。 并且,美国对欧洲的出口规模约为3300亿美元。 欧洲拿出来反制的这210亿占比才6%, 根本就是无关痛痒。 现在的欧洲人最擅长的就是鸡贼,他们早就没有了与任何人展开决斗的勇气,永远不要指望在任何形式的战场上看到欧洲人。 至于加拿大那边,加拿大现在的看守总理也提出要反制美国。 但是加拿大各省的省长坚决反对,并主动与美国方面展开了谈判,所以加拿大的所谓反制也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

总结起来,事实上,就是只有中国站了出来,与美国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对抗。 中美双方,因此正是站上了决斗的擂台。 这一次,必须由一方完全倒下,这场战斗才会结束。

注意,判断胜负的标准,使其中一方发生经济脆短、 坍塌式的溃败,另一方才算是取得了胜利。 任何一方进入长期的萧条状态,都意味着这场战斗将会无止尽地延续下去。 这并不是真正的胜利。 各位,就中美进入决战状态这件事,再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这种扑面来的狂风暴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并将会彻底改写无数人的人生轨迹。 那些曾经的甜蜜温馨、岁月静好、 人生如歌,都将从此一去不复返。 那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对人生的长期规划、 对收入增长的强烈预期,全都变成了黄粱一梦。

对中国的产业经济来说,面对这场大决战的压力可能完全超出了各位的想象。 2024年,中国对美的货物出口规模5246亿美元,表面上看起来,2024年,中国货物总出口规模25851亿美元,对美出口只占20.3%。 没有了这两成出口,中国经济也能熬得下去。 然而,由于2018年启动的中美贸易战,将双方之间关税水平加到了20%。 这些年来,大量的中国商品转口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进入美国,以躲避20%的高关税。 这些转口商品的总价值预计同样是高达5000亿美元左右。 比如说,中国2017年对越南出口710亿美元,2024年为1619亿美元,多出来的这909亿美元,基本上就是从越南转口的商品规模。 再比如墨西哥,中国2017年对墨西哥出口359亿美元,2024年提升到1298亿美元,多出来的这939亿美元,基本上也是转口美国的商品。 此外,在此期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从417亿增加到1015亿,多出来的这598亿基本上也可以认定为转口美国的商品。 我这里就不一穷举了,总之,这些转口贸易规模合起来大概也就是5000亿左右。

因此,中国商品对美出口的实际规模大概就是1万亿美元出头,占中国总出口规模的比值大概是略高于40%。 事实上,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常识。 所有做外贸出口的企业,如果没有对美出口的业务,基本上都活不下去。 并且,对美出口也是中国外贸企业利润最高的业务没有之一。 事实上,很多时候,外贸企业就靠对美出口业务来支撑整个公司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 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4成,这才是中国出口的真相。 而在美国那边,每年的货物总进口规模约4万亿美元。 其中的1万亿由中国直接或间接提供,占到美国货物进口量的四分之一,这才符合美国那边铺天盖地的中国制造的基本印象。 现在,按照中美之间这种决战的玩法,中国这1万来亿商品已经不用再考虑进入美国的问题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猛烈缩减,我估摸着在一年内就会只剩下两三千亿的规模。 整体萎缩8成左右。 而丧失了利润最高的出口业务,中国的整个出口行业基本上都要处于彻底的坍塌状态。 他们不可能在任何地方找到能够代替美国的市场。

从制造业到商贸业,相关领域将会有数以亿计的人直接失业,没有任何挣扎的可能性。 而在美国那边,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替代掉中国直接或间接出口的这1万来亿商品。 2024年,美国的实物商品零售总额为7.4万亿美元。 中国商品供应规模即便在一年内下降到零,也就是减少了约13%的供应。 这种供应量减少,对美国国内的零售市场确实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冲击也不算特别大。 并且,在此期间,美国也会寻找其他的供应商,就算不能百分百替代中国,好歹也能替代8千亿左右。 也就是说,美国的商品供应缺口,最多也就是两三千亿,占比低于5%。 最关键的是,美国自己就是能源和食品生产大国。 川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取消极端环保政策,给美国的能源行业和农业彻底松绑,全行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下降了至少三成。 为了进一步压低能源价格,川普甚至重新开放了煤炭生产。 2015年,奥巴马政府提出所谓清洁能源计划,开始打压美国国内的煤炭生产行业,绝大部分煤矿在此后的两年内因为酷烈的 环保成本而被迫关闭。 现在川普彻底废除清洁能源计划,放开煤炭生产,取消了对煤炭行业额外征收的一切环保费用。 美国本来就是煤炭生产大国,煤资源非常丰富。 川普解开了煤炭产业的枷锁。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全社会的能源成本都将会显着下降。 能源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处于可控状态,有这两样最基本的民生物资作为保障,5%以下的商品供应短缺,对美国经济不构成任何威胁。 美国的老百姓不要在人均每年买70件衣服,只买60多件,这依然是非常奢侈的生活方式。 而这一切,就是川普发起对中国的关税决战的底气。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能够采取什么对策,应对总规模达到8000亿美元的出口萎缩,我个人实在想不出来。 美国现在对所有国家都虎视眈眈,此前承担了中国转口业务的国家都被美国训斥得像狗一样。 美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态,在后续的90天谈判中,这些国家必须严厉查禁中国商品的转口业务。 这也意味着,在想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挣美国人的钱,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这80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总价值约6万亿人民币,全都是相对高端的最终消费品。 也就是需要放到商品零售市场去进行消化。 谁来消化这些高端商品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中国经济的可乘受力极限。

我已经反复讲述了,中国东部所有城市的消费都处于萎缩状态。 在酷烈的失业潮之下,所有人的消费都在降级,整个国家不可能掏出这6万亿人民币给出口企业补足订单。 所以,这些产能只能消亡。 相关产业链的人只能失业。 他们的失业会带来连锁反应,进一步造成消费的剧烈萎缩,因此导致更多的企业倒闭,更多的人失业。 这种可怕的场景就是经济脆短。 事实上,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如果坚持按现在的道路走下去的话,经济脆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

是穷则求变。 中国可能的变化方向就两个,第一个,就是我经常说的开启大意志模式,恢复票证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将全国人民圈养在斗兽场里,鼓动老百姓相互举报自相残杀,最终死掉一半人,从而缓解经济压力。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装模作样的出去发起一些低烈度的对外战争,从而强化闭关锁国的借口。 第二个,就是启动变革,创建自由与平等的市场机制,从而与美国达成和解。 至于中国到底选哪一个方向,我们就拭目以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