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回复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图片


新智元报道

编辑:乔杨 好困

【新智元导读】Simons基金会宣布了创始人Jim Simons逝世的消息,他的去世引发了金融界、科技界和数学界等多个领域的悼念。他年轻时追求学术道路,中年进入商界,晚年成为了一名亿万富翁慈善家。

当地时间5月10日,数学和量化交易领域的传奇人物Jim Simons在纽约市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

根据福布斯排行榜,Jim Simons去世时的净资产达到了31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51位

他逝世的消息被纽约时报、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的报道,许多大佬也纷纷发推文表示悼念,包括Yann LeCun和马毅等。

图片

Jim走过了充满好奇心的一生,他常说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数学家、投资者和慈善家。

从数学开始的传奇一生

少年时期的Jim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他打发时间的方式是不断计算数字或者思考芝诺悖论。

2015年接受YouTube频道Numberphile采访时,他说道:「我喜欢数学的一切」,「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我会成为一名数学家。」

图片

带着对数学的热爱,他在MIT完成本科的数学学习后,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数学博士学位,研究微分几何,比如流形等弯曲空间的几何和拓扑,这也是他后续工作的重点。

他于1962年在Bertram Kostant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给出了对黎曼流形完整群分类的新证明。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www.math.stonybrook.edu/~bishop ... s_1968.pdf

1968年-1978年,Simons担任纽约石溪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这所刚刚成立11年的年轻大学吸引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学者,并为该校数学系建立了卓越的声誉。

图片

2023年,Simon和妻子向他曾工作过的石溪大学一次性捐赠了5亿美元,这是美国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无限制捐赠。

在石溪大学任教期间,他最为著名的工作是与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的合作,他们在1974年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特征形式和几何不变量」的论文,提出了Chern-Simons 不变量。

图片

美国华裔数学家,「现代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math.mit.edu/juvitop/pastsemina ... Simons.pdf

Simons在2005年为陈省身撰写的讣告中提到他们的合作,「那绝对是我数学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我相信与Chern合作的任何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两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对数学领域十分重要,还会在未来对量子场论、弦理论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1978年,数学物理学家Albert Schwarz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hern-Simons理论,也就是早期的拓扑量子场论。

Simons后来回忆道,「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刚刚开始意识到物理和几何学相互交织的本质。 据我所知,现在它们已经密不可分。」

图片

Simons在数学领域的成果让他在1976年获得美国数学会(AMS)颁布的Oswald Veblen几何奖,并于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晚年时期,经历了商界起伏的Simons又重新回归数学研究领域,与另外两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eff Cheeger以及Dennis Sullivan合作。

2007年,69岁的Simons与Dennis Sullivan在Topology Journal上共同发表了一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依旧是他年轻时研究的微分几何领域。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math/0701077

Simons的妻子曾这样描述,「当他目光呆滞、开始磨牙时,你就知道他是在思考数学问题。」

金融革命

Simons一直对商业尤其是金融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期间,他尝试过交易股票和大豆期货,并且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

1978年,他离开学术界并进入商界,在石溪创立对冲基金管理公司Monometrics,1982年被更名为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图片

公司刚起步时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很快就找到了一种高效的盈利方式:利用基于计算机的数学建模方法分析和执行交易,涉及股票、大宗商品、货币等投资产品。

他认为投资产品的交易存在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用计算机和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这是如今金融领域的普遍做法,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Simons说,「我想要那种在我睡觉时就可以赚钱的模型」,「一个没有人类干扰的纯粹系统」。

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成功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在1988年至2018年期间实现了约1000亿美元的收益,平均每年增长66%,彻底改变了对冲基金的收益模式。

图片

与典型的华尔街公司不同,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喜欢聘请非金融背景的专家,比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Simons常说,顶尖科学家团队和合作的工作氛围是其成功的「秘密武器」。

他在《纽约客》的采访中表示,「我的管理风格一直是寻找杰出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

热心的慈善家

不仅如此,这种方法也被Simons带入了他的慈善活动中。

Simons基金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2003年,他与妻子、基金会现任主席Marilyn Simons召集了一批顶尖的神经科学家和其他专家,共同探讨自闭症研究。

这次会议催生了基金会的首个资助项目,Simons基金会自闭症研究倡议(Simons Foundation Autism Research Initiative, SFARI),并且加强了对数学和基础科学的支持。

图片

随着基金会的不断发展,Jim和Marilyn扩展了资助项目,包含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以及科学普及和教育。

而受到资助的研究者们,也相继获得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章等顶尖荣誉。与此同时,基金会自身也凭借着对科学的贡献获得了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提名以及多个艾美奖和皮博迪奖。

2010年从Renaissance Technologies退休后,Simons更加积极地参与基金会的工作,并对其抱有更大的期望。

2012年,他和Marilyn再次召集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催生了Simons合作项目(Simons Collaborations)——召集不同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来共同解决基础科学的重大课题,比如大脑的内部运作和生命起源等。

2016年,内部研究部门——Flatiron Institute在纽约正式成立。如今,它已经成为计算科学的中心,有数百名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天体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神经科学和量子物理学等领域。

图片


Simons在2019年基金会年度报告中写道,「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的非凡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会走向何方。有时似乎毫无进展,但更多时候它会沿着一条通向更多发现的道路前进。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实际应用,为我们的文明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2024/0 ... ies-at-86/

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2024/0 ... im-simons/

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2012/0 ... thematics/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article ... treet.html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7 ... mbers-king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墨子沙龙
公开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墨子沙龙

24-5-10
发布于 上海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最会“赚钱”的数学家Simons去世】一代数学传奇、“量化之王”James Simons离世,享年86岁。

Simons因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而闻名,此外,他创造性地将自己研究的数学模型应用到投资领域,成为“华尔街最伟大的投资者”,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经理”。

文章来源:深究科学

一代传奇James Simons落幕。

Simons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还成立了一家非常成功的基金会——Simons基金会,成为全球科学家的投资人。

自1994年成立以来,Simons基金会就在科学和数学研究领域做出了不少的投资。

Simons基金会的创始人Simons并非在用慈善给自己“贴金”,他本人就有丰富的学术背景。

01 从数学家,摇身变成科学家的投资人

1938年4月25日,James Simons出生在一个美国家庭,从小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长大。

Simons幼时便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天赋,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1958年,Simons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学士学位。之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并于1961年在几何学家Bertram Kostant的指导下获得伯克利数学博士学位,这一年,他仅23岁。

在数学领域,Simon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形的几何和拓扑上,他曾和陈省身共同发展了陈—西蒙斯形式(Chern-Simons form)并提供了将几何学和拓扑学与量子场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为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纯粹的理论数学研究,Simons还非常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他将数学应用于密码破解领域。越南战争期间,他于1964年至1968年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担任密码破译员,并同时在国防分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但由于反对越南战争,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在那之后,Simons受邀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数学,并最终被任命为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又名石溪大学)数学系主任。

可以说作为一个数学家,Simons已然非常成功,而他之所以为外界熟知,则多半要归功于他的另一个身份——华尔街的“量化之王”(Quant King)。

1978年,Simons创立了一家名为Monemetrics的对冲基金公司。在那时候他意识到,他研究的模式识别可以应用到金融市场交易,于是他开发了一个定量模型系统。

1982年,Simons成立了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他聘请了许多数学家、统计学家和物理学家。通过定量分析和算法投资策略,Simons成为了“华尔街之狼”,而他本人也被冠以“量化之王”的美誉。

截至2022年,Renaissance Technologies预估资产达到了550亿美元。同年,Simons以290亿美元的净资产在福布斯美国亿万富翁榜单上排名第48位。

在华尔街叱咤风云的同时,Simons想到了将赚来的资金反哺给数学以及科学事业。Simons是其母校麻省理工学院的主要捐赠者之一,Simons资助了该大学数学系大楼的翻新,为了纪念他的贡献,2016年,这所大楼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除此之外,Simons还捐款筹建了西蒙斯社会大脑中心。

2006年同年,Simons夫妇还通过石溪基金会向石溪大学捐赠了2500万美元,这是当时对纽约州立大学学校的最大一笔捐款。

而Simon夫妇在慈善方面的集大成者,莫过于共同成立的西蒙斯基金会。

该基金会旨在支持数学以及基础科学相关的研究,通过向个别研究人员及其项目提供资助来支持科学。截至目前,Simons夫妇已经为该基金会捐赠了超过27亿美元的财富。

02 资助包括陈省身在内的无数顶尖科学家

西蒙斯与陈省身合作密切,并且在后期还直接资助陈省身进行科学研究。

事实上,西蒙斯和陈省身的关系得回溯到几十年前。1974年,他们曾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陈-西蒙斯定理(chern-simons form),这个定理描述三维拓扑量子场论,在物理学领域应用广泛,也正是这个定理,让西蒙斯获得了1976年维布伦奖(Oswald Veblen Prize),这是几何和拓扑学界的最大奖项,这个理论间接地促使 201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诞生。

西蒙斯和好友陈省身、杨振宁的合照(右一杨振宁,右二陈省身,右三西蒙斯,右四玛丽莲)

西蒙斯对陈省身也非常感恩,捐助建立了两座以陈省身命名的大楼。

2005年,西蒙斯为纪念陈省身而捐款建造的大楼在清华大学落成,而这座楼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陈-赛蒙斯楼”。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陈省身楼也是由西蒙斯捐赠建造的,并在2006年扩建。有趣的是,这次的扩建项目还新建了一座耗资1050万美元的音乐厅,并以西蒙斯的名字命名,取名“Simons礼堂”。

陈省身生前常开玩笑,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这样就可以跟西蒙斯多要一些钱了。

天才的传奇从来都不只是传奇,西蒙斯创立的“西蒙斯基金会”正在实实在在地为身处科学前沿的学者提供支持,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将持续推动世界科学的发展,这让所有人兴奋又期待。

03 西蒙斯基金会如何支持前沿科学?

西蒙斯基金会位于美国纽约,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阴。

从成立起,西蒙斯基金会便由Simons的妻子Marilyn Simons打理,2021年,年事已高的Marilyn辞去了职务,将工作交给了天体物理学家David Spergel。目前,基金会拥有500多名员工,其中一半是科学家。

Simons基金会的资助方面主要在四个层面:数学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自闭症与神经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与文化。

其中,一些比较知名的计划如下:

西蒙斯基金会自闭症研究计划(SFARI):这一计划致力于通过资助高质量、创新型研究来改善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理解、诊断和治疗;

西蒙斯全球大脑合作组织(SCGB):该计划致力于支持系统和计算神经科学,扩大人类对大脑内部状态的理解;

西蒙斯可塑性和衰老大脑合作(SCPAB):该计划旨在发现非患病衰老大脑的弹性和功能维持机制。

Simons基金会有一特色之处,那就是其独创的合作模式。2012年,该基金会推出了一种名为Simons合作(Simons Collaborations)的新型资助模式。该模式将受资助的研究人员(有时来自不同学科)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以西蒙斯海洋生态系统计算生物地球化学建模合作(CBIOMES)为例,该项目汇集了来自海洋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和遥感的多学科研究小组。多领域、跨专业的学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开发和应用海洋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定量模型。

除此之外,Simons基金会在近年来似乎着力关注计算科学领域。2016年,该基金会成立了熨斗研究所(Flatiron Institute),专注于计算科学的内部多学科研究机构。在熨斗研究所内,划分出6个计算科学中心:计算天体物理中心(CCA)、计算生物学中心(CCB)计算量子物理中心(CCQ)、计算数学中心(CCM)、计算神经科学中心(CCN)以及科学计算核心(SCC)。

除此之外,Simons基金会还特别设立了独立奖(Independence Awards),获得独立奖的研究员可以获得为期5年的支持。奖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博士后奖,最长为两年,提供每年8.5万美元的薪水以及每年1万美元的资源和职业发展津贴等;其次是教职研究奖,该资助为期3年以上,当研究员获得经批准的终身教职职位时,将获得总额高达60万美元的奖励。

截至目前,Simons基金会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2022年,其资产超过50亿美元,尽管后来Simons因为税收风波而处于争议之中,而我们仍期待未来Simons基金会也会资助更多的科学研究。

参考资料

1.2022 Genomics of ASD: Pathways to Genetic Therapies awardees announced.Simons Foundation.
2.Who Is Jim Simons?.investopedia.
3.Jim Simons.wikipedia.
4.Simons Foundation.wikipedia.
5.Simons Foundation官网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有此名是由于两位发起人James Simons and James Ax是都是大奖章荣誉的获得者,James Simons 获得了拓扑和几何的最高奖Oswald Veblen Prize in Geometry (1976),James Ax则获得代数和数论界的最高奖Cole Prize (1967)。这两个奖项都是Prestigious的,得奖者很多人后来都获得菲尔兹沃尔夫阿贝尔等奖项中的一项或几项。James Simons and James Ax是在加大伯克利的同学。Ax和其他的研究者改进了 Leonard Baum's 交易模型。Leonard Baum's 因使用模型初期的巨大交易损失而退出,这之后James Simons邀请James Ax加入。
heartstorm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3640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38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heartstorm »

首页华人闲话一个女人出轨,直接颠覆了金融界30年
一个女人出轨,直接颠覆了金融界30年
看隔壁楼说男人失败把责任都推给老婆,刚好在WXC看见这篇文章,西蒙斯当年也惨,失业又离婚的





投资有三座高峰——哲学投资索罗斯、价值投资巴菲特和量化投资西蒙斯。



三人中西蒙斯名气最小,但他的大奖章基金其实收益最高,从1988年到2018年,只有一年亏损4%,平均年化收益66%,而且赚钱最多的年份出人意料,2000年收益128%,2008年收益达到152%,这正是闹危机的时候,别人越惨,他赚的越多,“量化之王”的名头真不是白来的。



更关键的是,索罗斯的方法对普通人来说基本就是玄学,巴菲特的方法入门易、精通难,而西蒙斯的量化投资对于懂数学、懂物理、会编程的人来说,更像一个容易挖掘的金矿,这也是未来机构的大趋势,现在很多人已经扑上去了,他们的公司,都该供着西蒙斯的照片。



这个86岁的老爷子现在去世了,今天来讲讲他的故事。



1938年出生的西蒙斯有两个兴趣:一是数学,二是赚钱。



关于数学他是有天份的,20岁从麻省理工毕业,23岁在伯克利拿了数学博士。上学的时候他也没闲着,结了婚生了娃,一生就是三个。



这样一来,生活压力很大,西蒙斯就想着赶紧挣钱,先去哈佛大学当老师,干了两年觉得没意思,紧接着去了国防部,工作主要是破译苏联的通讯密码,他的同事里牛人很多,包括隐式马尔科夫链的发明者,以及相关算法的发明者,后来都成为了西蒙斯的手下。



国防部的工作很对他胃口,薪资不错,工作量也不大,西蒙斯利用闲暇时间还能发表数学论文。

advertisement





但安逸久了就容易出事,他在国防部工作,结果有一天面对记者,发表了长达6页的反对越战的宣言,结果不出所料,当天就被开了。



他需要养家啊,国防部全是秘密工作,在简历上也没法写,结果呢,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正在筹建数学系,他之前写的数学论文被看上了,于是就去了石溪分校当数学系主任,当时29岁。



别看年轻,但西蒙斯管理有一套,他知道对于学校来说,教授是最宝贵的资产,所以他就从各个母校挖牛人,而且投其所好。



教授不喜欢在行政事务上花时间,那就一分钟都不耽误他,教授喜欢钱,他就敢开双倍薪水,所以搞来很多牛人,当然他也有走眼的时候,他觉得小师弟丘成桐不错——对,就是后来拿了菲尔兹奖,这两天说中国数学太落后的丘大师——丘成桐要求终身教职,但西蒙斯没有答应,后来觉得亏大了。







他不光四处找人,自己也没耽误,后来拿了维布伦奖,这个奖5年颁一次,是几何学界最高奖。



然后还跟清华毕业的几何大神陈省身发表了“陈-西蒙斯定理”,这个定理对理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到从超引力到黑洞的各大领域,这么一来,西蒙斯在学术上达到巅峰。







但是有得必有失,当时美国性解放,他老婆就送了他一个绿帽子,西蒙斯很受伤,不仅离了婚,还辞了职。



但是美国数学界都惊了,尤其是听说他要去搞投资,纷纷觉得,大神堕落了啊,他的父亲特别伤心,“我希望跟别人介绍我的儿子是一名数学家,而不是一个商人。”



其实他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因为西蒙斯这时候想发展一下自己的第二个兴趣,挣钱。



他想干投资,当时市场的主流是主观投资,主要看人的能力,量化刚起步,很不成熟。



西蒙斯的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量化之神”文艺复兴,但当时他是两边摇摆。



他在国防部的时候还干了个私活,做了8个量化模型,现在一试,亏了很多钱,完全不行,他的合伙人是个主观投资者,压准了黄金赛道,一路做多,从200多做到800多挣了不少,但是挣的钱没多久又在利率市场上基本亏完了,于是俩人散伙。



单干的西蒙斯想来想去,还得做量化,于是就开始找码农当合伙人,不断试。



他试过回测策略,比如连续涨3天,第4天也涨的概率,失败了;



他又找了码农,搞数据清洗,用分笔数据做模型,后来因为他每天抽三包烟,码农受不了每天没完没了的二手烟,也没成功;



他还用日线数据,认为市场可以用马尔科夫链来建模,为此他请了大牛教授,但效果也一般;



这么一串试下来,亏了不少钱,产生了不少矛盾,步履维艰。



心灰意冷的西蒙斯去母校伯克利闲逛,遇到了数学系的一个大牛,两人谈半天,大牛提出三点建议:



1、你这个模型计算频率太低,好几天一次这不行,至少得一天一次;



2、不能用日线数据,得用日内数据;



3、每次下单量要跟盈利概率正相关。



就这三条建议正中要害啊,听得西蒙斯心花怒放,一般老板这时候得说,要不你来我公司吧,高薪外加股份,但西蒙斯不是一般老板啊,他说,要不你投资入股我的公司,然后咱们一起做大做强?



顺便融了一笔资。



要说伯克利的大牛确实厉害,半年调整之后,西蒙斯的公司开始挣钱了。







这时候是1988年,挣到钱之后,俩人的矛盾也来了,主要是大牛教授觉得西蒙斯只想挣钱,根本没有一个知识分子该有的节操,所以很不爽。



最后西蒙斯用6倍的价格收了大牛的股份,大牛继续回去教书,西蒙斯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合伙人。其实他也不需要了,从1990年开始,西蒙斯没亏过一分钱,1990年费前收益78%(就是没有扣除管理费、收益分成之前的收益率),1991年是54%,1992年是47%,1993年是54%,1994年是94%。



这收益完全逆天了,所以他的大奖章基金规模持续扩大。



但瓶颈期很快就到了,之前西蒙斯挣钱的商品、外汇、债券,在1994年之后似乎都不太行了。



咋办呢?



他就考虑进入股票市场,为此他还从大摩找了个金融大师,做股票统计套利,但俩人搞出来的模型收益实在一般,俩人复盘半天一致认为:



模型很牛、回测很牛、程序太差。



问题找到了——缺少码农。



那就解决问题吧。当时哪的码农最牛?IBM,于是西蒙斯从那里找了两个人——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



要是读过李开复写的书,对这个Peter Brown可能不陌生,李开复很早就给他背书过,牛人一个!



这俩人入职之后一通表现,写了50万行的代码,一测试,这个平均持仓两天的策略非常牛,但就有一个问题,资金一加量就不行。



想解决这个问题,两个码农是不够的,那就继续找人,没多久,Peter Brown在IBM工作时的那个小组基本都跳槽过来了。



这里面有不少小年轻,其中一个小伙子把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写的代码看完之后直摇头,说你们这是80年代的编程水平啊,太差了,我们新一代都用c++!







这一说,原来的那些数学家都跟捡到宝一样,这些码农带来了新希望啊。







很快,问题解决了,他们的模型开始挣钱了。



但是人性之恶也开始显现了,饱暖思淫欲啊,他们倒不在办公室乱搞,但是公司政治一点没落下。



当时公司有两个阶层,数学家高高在上,码农是二等公民,整天被呼来喝去,有功被抢走,有事就背锅。



当初带来c++的小伙子现在也不是团宠了,每天被打压,一怒之下把病毒植入了系统里。



但是这种地位差别是业绩带来的,数学家们主管期货业务,非常挣钱,码农们主管股票业务,业绩一般,没多久还开始亏钱了。



本来西蒙斯就把这个业务当补充,一开始亏钱他就想了,还要不要呢?



于是码农们急了,这么下去饭碗不保啊,也不内斗了,开始找问题,c++小伙也删了病毒,决心将功补过。



他们把几十万行代码翻来覆去过了好几遍也没找出问题到底在哪儿,有一天c++小伙盯着股票看半天,突然明白了,系统里的股票价格没有复权啊,那一跑起来可不是错的乱七八糟。



这个错误一改,西蒙斯的股票业务立刻开始赚钱了。



其实文艺复兴的因子开发只遵循了3个步骤:



1、找到价格序列中的异常规律;



2、确保整个规律是持续的、非随机的;



3、看看能否找到合理的解释。



不过第三步他们也经常忽略,西蒙斯的理由是,如果一个交易很有逻辑的话大概率已经被别人发现了。所以文艺复兴特别敢于交易那些没啥逻辑但统计很显著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他们收益远超其他家的原因,只要统计好就无脑下单。



概括说就是:投资不需要逻辑。



这也意味着不需要主观参与,核心看算法,所以他们公司也不用加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躺赚。



1995年,费前收益率53%,1996年是44%,1997年是31%,1998年是57%,1999年是36%,2000年,在网络泡沫冲击下,他们收益率是128%,这一年,西蒙斯基本封神了。







进入2001年,文艺复兴的主要工作有几个变化:



1、就是数据强化,增加了行情、财报、新闻的数据;



2、增加了预测能力,争取提前3秒、3分钟、3小时、3天、3周、3个月预测价格的变化;



3、稳定算法交易,平均每天下单1.5万到3万笔,持仓1-2天;



4、交易扩展到加拿大、德国和中国香港。



5、利用“篮子期权”这类工具加杠杆,50亿的资金,持有合约价值高达600亿。



业务大发展了,就得招人,西蒙斯先是从竞争对手那挖人,后来发现外国人特别好使,尤其是数学和编程俱佳的东欧人。







钱挣的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呢,又开始内部搞来搞去了。



这时候的主要矛盾,是老人和新人的矛盾。



西蒙斯当初挖来的人,入职时基本就是四五十岁了,干十年,都老态龙钟,精力明显不济。



但新招来的人呢,问题也不少,那些二三十岁的数学博士,干几年之后薪水能到4000万美元,但依然是一肚子牢骚,对老员工很不满。



于是老员工觉得新员工不知足,新员工觉得老员工不干活。



老员工基本没有跳槽能力,但年轻员工有的就待不下去了。



两个俄罗斯的数学大牛,看了下劳动合同,发现居然没有竞业禁止这一条,大喜,带着几百万行代码就转投文艺复兴的主要对手千禧基金。



还有一个股票团队的核心直接离职,这些人离职也就罢了,要么去对手那,要门自己干,反正都要从文艺复兴的池子里分一杯羹。



西蒙斯咋办呢?认怂呗。



老员工战斗力不行,肯定不能开罪有战力的年轻人啊,于是不少老人走了,年轻人到手的奖金更多了。



但内部有分歧,一点不耽误他们挣钱。



2001年到2005年,收益率都在50%左右,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变得非常富有。因为以前他们的收费模式是5%的管理费+20%的收益分成,2002年开始,他们把收费模式改成5%的管理费+44%的收益分成,快拿走一半了,但还是挡不住投资者入金的脚步。







西蒙斯一看这情景,心想要不再弄个新的池子?



以前他们的大奖章产品都是短线,他想搞个偏长线的,于是就发起了新的基金RIEF,很快就募资140亿美元。



但是这个尝试其实是失败了。因为没多久,在2007年8月,金融危机的苗头已经出来了,RIEF损失惨重,好在大奖章基金运行还行。



但是西蒙斯因为RIEF的亏损坐不住了,20年来第一次产生了要不要信任模型的念头。于是2008年,他开始跟其他基金经理一样,开始止损,清空了股票,亏了10亿美金。



但是吧,这时候系统开始打他脸了,因为虽然没有资金进出,但是模型是可以模拟的啊,按模拟数据一看,这还是能挣钱啊。



员工觉得老板已经老了,但西蒙斯要不说是个大师呢,市场已经一片哀嚎,自己已经挣了很多很多,而且已经空仓了,看戏不好吗?



但他一看模拟数据,想起了自己的总结——投资不需要逻辑,要看统计。



行!啥也别说了,听系统的,无脑买。



然后2008年成了他30年投资生涯收益最好的一年,费前收益率152%,完全逆天。



转过年来,大奖章基金依旧很好收益75%,但是西蒙斯主导的RIEF亏了6%,投资者纷纷赎回,规模只剩了50亿美元,2010年继续亏,这时候西蒙斯已经72岁了,挣了一辈子大钱,实在受不了这个侮辱,直接宣布,退休不干了。



当然他还是公司的大老板,大奖章基金的收益依旧惊人,退休后最差表现是57%,其他年份平均收益率76%,所以他的身价还在不断的涨。



当然这种大神退休也不会休息的,他的精力主要花在数学和自闭症的研究上。



研究数学大家都能猜到,为什么研究自闭症呢?这就是他的隐痛了。



当年他的妻子给他带了绿帽子,离婚后西蒙斯独自抚养两儿一女,精力不济,就请了个保姆,日久生情,就和保姆结婚了,但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唯一留下来的女儿还患有严重的自闭症,这就是他不甘心的结果。



除了这个生活上的不如意,他的其他一切都还顺利。







他的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到2018年的30年里,费前的平均年化收益66.1%,文艺复兴拿走管理费和收益分成后,投资者到手的平均年化收益依然高达39.1%。



啥概念呢?如果1988年投入1万块钱,2018年底能拿回1.99亿。







西蒙斯更大的价值是开启了一扇门,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方法论其实不易学,但量化的大军早就在路上了,这也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当然,回顾西蒙斯这一辈子,他肯定是个大神,但他的成功也不是单靠自己,你看看:







1、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很牛,他的公司是1978年开始的,为啥统计收益率是从1988年开始呢?因为前10年其实他也在兜兜转转绕圈子;



2、即便后来很牛了,策略也是他和别的人一起琢磨出来的,而且要没有码农,这些策略就是纸上谈兵;



3、即便他是量化之父,但危机中也忍不住手动,结果被公司小年轻鄙视……



当然,人家知错就改,不像很多领导,为了面子不顾一切,他最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自己很牛,但更愿意找一些牛人来合作,很多人进公司的时候已经当了很多年的教授,码农基本藤校博士起,这才是文艺复兴崛起的真正原因啊。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转的这篇不错啊。女人的着眼点是Jim与女人(前妻、妻子)的关系及他的赚钱能力。

Jim和巴菲特这两华尔街大牛人都被前妻带过绿帽子,不知另一大牛人索罗斯又被有类似经历。钱钟书写的《围城》里的一海归留学生的太太数落别人时说过一段话,大致是情场失意,赌场(财运)得意。嘿嘿。

heartstorm 写了: 周一 5月 13, 2024 10:26 pm 首页华人闲话一个女人出轨,直接颠覆了金融界30年
一个女人出轨,直接颠覆了金融界30年
看隔壁楼说男人失败把责任都推给老婆,刚好在WXC看见这篇文章,西蒙斯当年也惨,失业又离婚的





投资有三座高峰——哲学投资索罗斯、价值投资巴菲特和量化投资西蒙斯。



三人中西蒙斯名气最小,但他的大奖章基金其实收益最高,从1988年到2018年,只有一年亏损4%,平均年化收益66%,而且赚钱最多的年份出人意料,2000年收益128%,2008年收益达到152%,这正是闹危机的时候,别人越惨,他赚的越多,“量化之王”的名头真不是白来的。



更关键的是,索罗斯的方法对普通人来说基本就是玄学,巴菲特的方法入门易、精通难,而西蒙斯的量化投资对于懂数学、懂物理、会编程的人来说,更像一个容易挖掘的金矿,这也是未来机构的大趋势,现在很多人已经扑上去了,他们的公司,都该供着西蒙斯的照片。



这个86岁的老爷子现在去世了,今天来讲讲他的故事。



1938年出生的西蒙斯有两个兴趣:一是数学,二是赚钱。



关于数学他是有天份的,20岁从麻省理工毕业,23岁在伯克利拿了数学博士。上学的时候他也没闲着,结了婚生了娃,一生就是三个。



这样一来,生活压力很大,西蒙斯就想着赶紧挣钱,先去哈佛大学当老师,干了两年觉得没意思,紧接着去了国防部,工作主要是破译苏联的通讯密码,他的同事里牛人很多,包括隐式马尔科夫链的发明者,以及相关算法的发明者,后来都成为了西蒙斯的手下。



国防部的工作很对他胃口,薪资不错,工作量也不大,西蒙斯利用闲暇时间还能发表数学论文。

advertisement





但安逸久了就容易出事,他在国防部工作,结果有一天面对记者,发表了长达6页的反对越战的宣言,结果不出所料,当天就被开了。



他需要养家啊,国防部全是秘密工作,在简历上也没法写,结果呢,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正在筹建数学系,他之前写的数学论文被看上了,于是就去了石溪分校当数学系主任,当时29岁。



别看年轻,但西蒙斯管理有一套,他知道对于学校来说,教授是最宝贵的资产,所以他就从各个母校挖牛人,而且投其所好。



教授不喜欢在行政事务上花时间,那就一分钟都不耽误他,教授喜欢钱,他就敢开双倍薪水,所以搞来很多牛人,当然他也有走眼的时候,他觉得小师弟丘成桐不错——对,就是后来拿了菲尔兹奖,这两天说中国数学太落后的丘大师——丘成桐要求终身教职,但西蒙斯没有答应,后来觉得亏大了。







他不光四处找人,自己也没耽误,后来拿了维布伦奖,这个奖5年颁一次,是几何学界最高奖。



然后还跟清华毕业的几何大神陈省身发表了“陈-西蒙斯定理”,这个定理对理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到从超引力到黑洞的各大领域,这么一来,西蒙斯在学术上达到巅峰。







但是有得必有失,当时美国性解放,他老婆就送了他一个绿帽子,西蒙斯很受伤,不仅离了婚,还辞了职。



但是美国数学界都惊了,尤其是听说他要去搞投资,纷纷觉得,大神堕落了啊,他的父亲特别伤心,“我希望跟别人介绍我的儿子是一名数学家,而不是一个商人。”



其实他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因为西蒙斯这时候想发展一下自己的第二个兴趣,挣钱。



他想干投资,当时市场的主流是主观投资,主要看人的能力,量化刚起步,很不成熟。



西蒙斯的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量化之神”文艺复兴,但当时他是两边摇摆。



他在国防部的时候还干了个私活,做了8个量化模型,现在一试,亏了很多钱,完全不行,他的合伙人是个主观投资者,压准了黄金赛道,一路做多,从200多做到800多挣了不少,但是挣的钱没多久又在利率市场上基本亏完了,于是俩人散伙。



单干的西蒙斯想来想去,还得做量化,于是就开始找码农当合伙人,不断试。



他试过回测策略,比如连续涨3天,第4天也涨的概率,失败了;



他又找了码农,搞数据清洗,用分笔数据做模型,后来因为他每天抽三包烟,码农受不了每天没完没了的二手烟,也没成功;



他还用日线数据,认为市场可以用马尔科夫链来建模,为此他请了大牛教授,但效果也一般;



这么一串试下来,亏了不少钱,产生了不少矛盾,步履维艰。



心灰意冷的西蒙斯去母校伯克利闲逛,遇到了数学系的一个大牛,两人谈半天,大牛提出三点建议:



1、你这个模型计算频率太低,好几天一次这不行,至少得一天一次;



2、不能用日线数据,得用日内数据;



3、每次下单量要跟盈利概率正相关。



就这三条建议正中要害啊,听得西蒙斯心花怒放,一般老板这时候得说,要不你来我公司吧,高薪外加股份,但西蒙斯不是一般老板啊,他说,要不你投资入股我的公司,然后咱们一起做大做强?



顺便融了一笔资。



要说伯克利的大牛确实厉害,半年调整之后,西蒙斯的公司开始挣钱了。







这时候是1988年,挣到钱之后,俩人的矛盾也来了,主要是大牛教授觉得西蒙斯只想挣钱,根本没有一个知识分子该有的节操,所以很不爽。



最后西蒙斯用6倍的价格收了大牛的股份,大牛继续回去教书,西蒙斯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合伙人。其实他也不需要了,从1990年开始,西蒙斯没亏过一分钱,1990年费前收益78%(就是没有扣除管理费、收益分成之前的收益率),1991年是54%,1992年是47%,1993年是54%,1994年是94%。



这收益完全逆天了,所以他的大奖章基金规模持续扩大。



但瓶颈期很快就到了,之前西蒙斯挣钱的商品、外汇、债券,在1994年之后似乎都不太行了。



咋办呢?



他就考虑进入股票市场,为此他还从大摩找了个金融大师,做股票统计套利,但俩人搞出来的模型收益实在一般,俩人复盘半天一致认为:



模型很牛、回测很牛、程序太差。



问题找到了——缺少码农。



那就解决问题吧。当时哪的码农最牛?IBM,于是西蒙斯从那里找了两个人——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



要是读过李开复写的书,对这个Peter Brown可能不陌生,李开复很早就给他背书过,牛人一个!



这俩人入职之后一通表现,写了50万行的代码,一测试,这个平均持仓两天的策略非常牛,但就有一个问题,资金一加量就不行。



想解决这个问题,两个码农是不够的,那就继续找人,没多久,Peter Brown在IBM工作时的那个小组基本都跳槽过来了。



这里面有不少小年轻,其中一个小伙子把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写的代码看完之后直摇头,说你们这是80年代的编程水平啊,太差了,我们新一代都用c++!







这一说,原来的那些数学家都跟捡到宝一样,这些码农带来了新希望啊。







很快,问题解决了,他们的模型开始挣钱了。



但是人性之恶也开始显现了,饱暖思淫欲啊,他们倒不在办公室乱搞,但是公司政治一点没落下。



当时公司有两个阶层,数学家高高在上,码农是二等公民,整天被呼来喝去,有功被抢走,有事就背锅。



当初带来c++的小伙子现在也不是团宠了,每天被打压,一怒之下把病毒植入了系统里。



但是这种地位差别是业绩带来的,数学家们主管期货业务,非常挣钱,码农们主管股票业务,业绩一般,没多久还开始亏钱了。



本来西蒙斯就把这个业务当补充,一开始亏钱他就想了,还要不要呢?



于是码农们急了,这么下去饭碗不保啊,也不内斗了,开始找问题,c++小伙也删了病毒,决心将功补过。



他们把几十万行代码翻来覆去过了好几遍也没找出问题到底在哪儿,有一天c++小伙盯着股票看半天,突然明白了,系统里的股票价格没有复权啊,那一跑起来可不是错的乱七八糟。



这个错误一改,西蒙斯的股票业务立刻开始赚钱了。



其实文艺复兴的因子开发只遵循了3个步骤:



1、找到价格序列中的异常规律;



2、确保整个规律是持续的、非随机的;



3、看看能否找到合理的解释。



不过第三步他们也经常忽略,西蒙斯的理由是,如果一个交易很有逻辑的话大概率已经被别人发现了。所以文艺复兴特别敢于交易那些没啥逻辑但统计很显著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他们收益远超其他家的原因,只要统计好就无脑下单。



概括说就是:投资不需要逻辑。



这也意味着不需要主观参与,核心看算法,所以他们公司也不用加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躺赚。



1995年,费前收益率53%,1996年是44%,1997年是31%,1998年是57%,1999年是36%,2000年,在网络泡沫冲击下,他们收益率是128%,这一年,西蒙斯基本封神了。







进入2001年,文艺复兴的主要工作有几个变化:



1、就是数据强化,增加了行情、财报、新闻的数据;



2、增加了预测能力,争取提前3秒、3分钟、3小时、3天、3周、3个月预测价格的变化;



3、稳定算法交易,平均每天下单1.5万到3万笔,持仓1-2天;



4、交易扩展到加拿大、德国和中国香港。



5、利用“篮子期权”这类工具加杠杆,50亿的资金,持有合约价值高达600亿。



业务大发展了,就得招人,西蒙斯先是从竞争对手那挖人,后来发现外国人特别好使,尤其是数学和编程俱佳的东欧人。







钱挣的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呢,又开始内部搞来搞去了。



这时候的主要矛盾,是老人和新人的矛盾。



西蒙斯当初挖来的人,入职时基本就是四五十岁了,干十年,都老态龙钟,精力明显不济。



但新招来的人呢,问题也不少,那些二三十岁的数学博士,干几年之后薪水能到4000万美元,但依然是一肚子牢骚,对老员工很不满。



于是老员工觉得新员工不知足,新员工觉得老员工不干活。



老员工基本没有跳槽能力,但年轻员工有的就待不下去了。



两个俄罗斯的数学大牛,看了下劳动合同,发现居然没有竞业禁止这一条,大喜,带着几百万行代码就转投文艺复兴的主要对手千禧基金。



还有一个股票团队的核心直接离职,这些人离职也就罢了,要么去对手那,要门自己干,反正都要从文艺复兴的池子里分一杯羹。



西蒙斯咋办呢?认怂呗。



老员工战斗力不行,肯定不能开罪有战力的年轻人啊,于是不少老人走了,年轻人到手的奖金更多了。



但内部有分歧,一点不耽误他们挣钱。



2001年到2005年,收益率都在50%左右,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变得非常富有。因为以前他们的收费模式是5%的管理费+20%的收益分成,2002年开始,他们把收费模式改成5%的管理费+44%的收益分成,快拿走一半了,但还是挡不住投资者入金的脚步。







西蒙斯一看这情景,心想要不再弄个新的池子?



以前他们的大奖章产品都是短线,他想搞个偏长线的,于是就发起了新的基金RIEF,很快就募资140亿美元。



但是这个尝试其实是失败了。因为没多久,在2007年8月,金融危机的苗头已经出来了,RIEF损失惨重,好在大奖章基金运行还行。



但是西蒙斯因为RIEF的亏损坐不住了,20年来第一次产生了要不要信任模型的念头。于是2008年,他开始跟其他基金经理一样,开始止损,清空了股票,亏了10亿美金。



但是吧,这时候系统开始打他脸了,因为虽然没有资金进出,但是模型是可以模拟的啊,按模拟数据一看,这还是能挣钱啊。



员工觉得老板已经老了,但西蒙斯要不说是个大师呢,市场已经一片哀嚎,自己已经挣了很多很多,而且已经空仓了,看戏不好吗?



但他一看模拟数据,想起了自己的总结——投资不需要逻辑,要看统计。



行!啥也别说了,听系统的,无脑买。



然后2008年成了他30年投资生涯收益最好的一年,费前收益率152%,完全逆天。



转过年来,大奖章基金依旧很好收益75%,但是西蒙斯主导的RIEF亏了6%,投资者纷纷赎回,规模只剩了50亿美元,2010年继续亏,这时候西蒙斯已经72岁了,挣了一辈子大钱,实在受不了这个侮辱,直接宣布,退休不干了。



当然他还是公司的大老板,大奖章基金的收益依旧惊人,退休后最差表现是57%,其他年份平均收益率76%,所以他的身价还在不断的涨。



当然这种大神退休也不会休息的,他的精力主要花在数学和自闭症的研究上。



研究数学大家都能猜到,为什么研究自闭症呢?这就是他的隐痛了。



当年他的妻子给他带了绿帽子,离婚后西蒙斯独自抚养两儿一女,精力不济,就请了个保姆,日久生情,就和保姆结婚了,但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唯一留下来的女儿还患有严重的自闭症,这就是他不甘心的结果。



除了这个生活上的不如意,他的其他一切都还顺利。







他的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到2018年的30年里,费前的平均年化收益66.1%,文艺复兴拿走管理费和收益分成后,投资者到手的平均年化收益依然高达39.1%。



啥概念呢?如果1988年投入1万块钱,2018年底能拿回1.99亿。







西蒙斯更大的价值是开启了一扇门,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方法论其实不易学,但量化的大军早就在路上了,这也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当然,回顾西蒙斯这一辈子,他肯定是个大神,但他的成功也不是单靠自己,你看看:







1、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很牛,他的公司是1978年开始的,为啥统计收益率是从1988年开始呢?因为前10年其实他也在兜兜转转绕圈子;



2、即便后来很牛了,策略也是他和别的人一起琢磨出来的,而且要没有码农,这些策略就是纸上谈兵;



3、即便他是量化之父,但危机中也忍不住手动,结果被公司小年轻鄙视……



当然,人家知错就改,不像很多领导,为了面子不顾一切,他最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自己很牛,但更愿意找一些牛人来合作,很多人进公司的时候已经当了很多年的教授,码农基本藤校博士起,这才是文艺复兴崛起的真正原因啊。
heartstorm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3640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38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heartstorm »

所以除非遇到特别的优秀的女子,男人还是要事业为重,不然很难共患难。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heartstorm 写了: 周二 5月 14, 2024 5:45 pm 所以除非遇到特别的优秀的女子,男人还是要事业为重,不然很难共患难。
是的。

这个人类的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男人们之间在瓜分物质利益--财富(劳动成果)和女人。

男人们物质利益在于享有劳动成果和女人。有个老笑话;
一将军问一士兵:你抽烟吗?
士兵:不
将军:你饮酒吗?
士兵:不
将军:你玩女人吗?
士兵:不
将军:那你还活着干吗?

女人则是希望通过她们对男人的服务从男人那里得到自己和子女的安全和维持生活的财富的。男人们赚钱也确实是给他们的女人们花的。

世界上的钱大部分都是在男人名下,但钱大部分是女人花掉的。男人自己生活能花多少钱?钱的大部分都是他的女人花掉的。故任何一个强势的男人(大富翁、高官、高管,白红黑老大)背后都有一堆女人,你看看总统交接时的那些男人背后的一堆女人?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女人,美国的中上阶级的女人、欧洲的中上阶级的女人,日港台韩新等女人都明白这个,因此那些女人从小就学会取悦男人、尊重男人和世界、尊重男人对她的追求(机会)。

大陆成长的女人不太明白这个,她们以为她们可以像男人一样去奋战挣到自己和子女的财富,以为男人不仅是求婚时而是在一辈子人任何时候任何男人都要取悦她们。主要还是毛党的半边天忽悠教育造成的。毛自己是个大混混,他不需要自己正常的家庭。有些在西方呆久了的有文化高层次的大陆女还是在中年时认识到了这点,只是太晚了点。而且这些觉悟了大陆知道自己很辛苦而家里的“男人又不领情”,还是很后悔痛恨自己的过往的。
头像
kanting
开国元老
开国元老
帖子: 1924
注册时间: 周日 8月 20, 2023 6:06 pm

Re: 86岁「最会赚钱的数学家」Jim Simons去世,量化投资一代传奇落幕!一生赚了超2000亿 曾与陈省身合作

帖子 kanting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复